作者:陆征
本文为个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链接及作者,谢谢。
2009年注定也是我自己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私人生活层面,还是社会生活层面。私人层面不谈,社会层面,一定程度上,要感谢全球经济危机。人无压力轻飘飘,让人在内心层面产生恐慌的危机意识,帮助我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对政治经济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关系学等多个以前从不太关注的学科投入那么多精力,且津津有味。
有时候做一个井底之蛙是快乐的,因为它觉得天也就那么巴掌大,自己已经洞悉天下事;但是当被好奇心推到井口,看到无限天地的广阔,难免心生惶恐,诚惶诚恐。
加上一不小心,写得一些内容,也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关注,言语之间颇有夸赞的意思,更加增添了内心的不安。从随心去写,变成了还未提笔顾虑重重,似乎总是担心,自己说出什么大错的言论,误了别人的视听。
今天想想,其实好笑。就像今天我家夫人给我讲的一个故事,说楼里一位大妈,在电梯遇到我家夫人后颇多北京人特有的优越感,在了解到原来我们也是北京的买房者而非租房户后,马上换一副脸孔,滔滔不绝地拉着表达对租户素质低下的抱怨。夫人愤愤跟我说,这样的老太太真是给北京人丢脸。我说,其实她代表不了北京人,我们也代表不了,我们只能代表自己。
所以,我写的东西,也只能代表我自己的一份立场,对错与否,其意义远非那么深远。有缘的读者,自有其自有的判断力。那么,如最开始写文章一样,抱着抛砖引玉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吸引同行之间的讨论,共同提高,才是写博客的目的。
今天,作为中国人心目中2009年的最后两天,不妨对一些思考已经的问题留下一些还不完善的看法,与所有有缘人分享,也写给2010年的自己,希望在下一年的结束,可以有更为深入的认识,佐证或者纠正今日的观点,解答今天回答不了的疑问:
国进民退
今年最热议的话题之一,并已经成为影响各个产业的重要变化。其实,无论是所谓体制内的人还是体制外的人,对这个趋势,都谈不上什么欣喜,而更多的是无奈。如果最终用户无法决定自己能接受什么,一切都要依靠无所不能的上层建筑来调整、制定,那么无论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都不能真正改变产业中一些无视用户最终利益、社会影响恶劣的事情的发生。
就好像吃土豆,不在于大家去规定切成什么形状才是唯一标准,而是要给吃土豆的人一个根据不同土豆选择切割形状的权利。否则,一刀切的方式,永远无法让所有人满意。市场经济的自由博弈,才是平衡的关键。
以移动互联网而言,非完全开放的SP时代,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挤出效应;而如果未来运营商无法在规则建立后,放开自己的手,那么其单一且缓慢的反应效率,必然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不利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是对资源的浪费,一方面是产业规模的缩水,都是可以预期的。晋煤改制造成的四处缺煤下“锅”,已经提了醒。
所以,无论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如果“国”与“民”的顺序能够换一下,我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然,只是我的浅显认识而已。
非对称监管 and 多头监管
这也不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独有的现象,同样影响深刻,且威力无穷。同一个行业,却不同的背景的公司,其政策在执行上的差异,必然导致不公平的寻租空间。日久天长,大家关注的都是如何寻找有利的地形,而创新能力,必然被同质化竞争所代替。作为一名产品经理,被迫接受创新等于屁,模仿是王道的道理,其实真的很悲哀。
而多头监管,造成了反应效率的降低乃至大量投资打水漂。我想这一点,丁磊先生一定比我感触更深刻就是了。而莫名其妙被封了域名的网站站长们,相信也是对突然杀出的婆婆们感到十分的无奈。
很多互联网行业的领导们,从来没有像2009年一样感到艰难。虽然我还没有直接体验这个艰难的资格,但是对自己从业的家园变得泥泞不堪,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恐惧的。
在现有的体制下,我看来也只能是加入呼吁的队伍,希望有哪个睿智的领导,可以看到这种情况的不合理,克服阻力,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了。
疯狂上升的房价
房价上升和互联网行业有关么?当然有关,这就好比,丁磊先生会拿出钱去养养猪看看一样。资本是逐利的,哪里利润更高,回报前景更大,就涌向哪里。因为房价存在大量投机空间,资本蜂拥而入;因为互联网行业存在如上的状况,因此聪明的资本家,收紧了对这个行业的热情。除了国家队之外,今年的行业亮点少之又少。大概因为,明知道赔钱,谁来?
流动性的降低,新项目的减少,持续下去,就是行业规模的收缩,必然也会挤压行业从业人员的生存空间。中小企业解决绝大多数的就业问题,是无需再去验证的真理。如果互联网只剩下现在这些大企业和国家队成员,后果如何,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房价捆绑住了几乎所有的准中产阶级,无论泡沫是破掉还是继续,越来越多的本来可以逐渐富裕的人们被拉平,成为了绝大多数的实质上的中低收入者。因此,只有游戏和娱乐,只有廉价的速食品,才能更好的在这一帮帮的没钱之人的口袋中淘到钱。高附加值的产品,无从谈起。行业中的大家都挤在低价值链条上,互相肉搏相见,可谓悲哀。
房价高低与互联网兴衰的无关么?你现在还这么认为么?
以上的问题,都是2009年留给我的疑问,也是我无从解答、无法解答的疑问。因为这些问题耗费了我很多的精力,我深表惭愧。因为,也许足够“幸运”的话,2010年,这些问题都可以逐渐不成为问题。
在2009年的结尾,记下希望,做成总结;希望,今晚睡下,可以做一个有关明天的更好的梦;而梦,真的可以在未来实现。希望。
作者:陆征
本文为个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链接及作者,谢谢。
“互联网是免费的”,这一理念自互联网诞生之初,就以席卷之势,成为了互联网一种上升到精神的口号。这种理念影响之深,已经到了有的网站或者产品胆敢收费,就引发群起而攻之的地步。大家为了“互联网这一方净土,不懈的斗争着”。
但是是公司就要挣钱的,就好像猪要长肉必须吃饲料一样。“免费”的互联网公司很多,但是一个个也活得很好,财报哗啦啦的银子响。除了一部分胆敢赢取用户增值费用的公司外,大部分的免费公司发明了一种,向非个人用户收费。
非个人用户,就是公司。除了广告外,还包括B2C、C2C等等模式。这些公司,出钱一部分为用户买单,另外一部分,则成了互联网公司财报的数字。而这些买单公司范围就广到不可想象了,即使是政府,为了这么多在网站上看新闻的用户,就要花费大量的钱投入宣传和引导。
我们都是学过物理的人,因此应该知道这世界上没有凭空而来的价值。如果互联网公司不生产价值(免费),它又得到了价值(挣钱的很多),那么这部分价值一定是从其他途径转移而来。
因此,万万千千的公司,乃至我们的政府,都在不停的为互联网买单,为互联网的免费而买单。而这些公司,也许就是你任职的地方,每年的百分之几以营销费用投放而出;而我们的政府,你不用怀疑,一定花的是纳税人你的钱。所以,实际上,现在是中国的十几亿人(肯定有你),在为几亿的互联网人群(你看到我的文章了就代表有你)的免费买单;当所有人都变成网民之后,所有人看似免费,其实都在不停的为自己的免费而花费着。这,才是免费的实质。
而学过能量学的人都知道,任何能量的转移,都会发生损耗。而维持这个免费管道的道路上,自然而然,也会有逐级的损耗。不然,政府财政就亏空了,付钱的公司就倒闭了,互联网公司就不可能挣钱了。因此,实际上,这些情况没有发生,那么你实际为免费而多花费的钱,就已经很多了;等全民都成为网民的时候,你一定会比收费花更多的钱去享受“免费”的内容。只不过这个手段管道太长,太迂回,以至于很多人看不到而已。
不过,你可以说,这样也很好啊,起码相当于,你只要上网,就可以低价享受高价的午餐,很公平。真的么?也许。对于民工阶层(无贬义)而言,他们不高的收入,的确可以因为免费而提前享受了不少原本费用更高的东西,但是,这是以更多的普通个人丧失内容主导权和普通个人丧失自主创业发展机会改变自身命运为代价的。不信?继续看。
以最明显的例子入手,国内的电影和电视行业,因为互联网盗版的冲击,逐渐萎缩,远远不像国外电影电视的兴旺发达。因为它们无法向用户挣到钱,只能依赖于投资人和政府买单。这时候,大量的广告和没有内涵的影视作品蜂拥而出,别着急骂,它们很少直接花你的钱,都是向公司和政府收钱的。既然你不直接付费,你就没有控制它们的权利了。你想看什么,想点播什么,想玩点什么,对不起,你没有付钱,我不会听你的。因此,的确现在很多内容“免费”了,但是个人也逐渐失去了选择和影响它们的权利。可仅仅因为“免费”,你容忍了。殊不知是其实已经花了钱,还享受不到想到的东西。
然后,很不明显的例子,互联网行业的逐渐资本化。你的任何好点子和好的内容,都不可能在互联网上收费;因为你刚刚有要收费的念头,就有人高喊着永远免费站在你的后面。而免费,是一个比拼谁财力更加雄厚的游戏。这个时候,任何一个普通人,哪怕你之前有个年薪几十万,也比不过一轮上千万美金融资的对手。只要有挣钱的机会,就有投资砸下来和你抢市场,直到最后只剩下几家寡头,大家商量一下,再统一战线。个人想实现下自己的创业梦想?还是做到一定程度赶紧卖掉更现实一些,而更多的,是卖不掉的。免费,将收费后置,更加考验资金的充沛和耐心,用绝对的恶性竞争手段,将足以容纳成百上千家的市场高度浓缩成几家独大。如果你和政府以及投资资本家都不熟悉的话,建议你还是放弃自己创业并做大的梦想。因为,互联网是免费的!因此,互联网只可能诞生几个伟大的企业,而作为产业链中的个人,只能依赖这些伟大企业赏给的钱而生存,因为你是无法直接向用户收费的。当一个小型公司或者实体逐步丧失了直接向用户收费的能力时候,话语权就已经不在自己的手上了。当一个小型公司或者实体逐步丧失了直接向用户收费的能力时候,话语权就已经不在自己的手上了。一旦伟大的企业改变规则(会经常改变规则的),成千上万的小型公司就面临洗牌。
因此,因为免费的存在,很多我们希望的自主权以及公平竞争,被我们自己腐蚀与摧毁了。只不过,这种摧毁,加上了太多的麻药,缠上了太多的纱布,让我们不感觉到疼,肉已经被割掉了。当然,事物有好就有坏;杀机,有杀也有机。起码很多企业的老板会喜欢听我下面的话:还是别盲目的为了理想创业了,特别是当你缺乏重量级资源支持的时候;工作几年就去创业的普通人群,唯一比刚毕业大学生的优势就在于,他们创业失败了是前途渺茫,你起码还可以退回来权当浪费了几年资历继续打工谋生。但是,机会有限,就跟前两年那些放弃大好工作不要中了邪一样辞职学研究生的人一样,几年之后回来,你会发现不进反退,连原来的位置都没有了。
————————————————————————————————————————————————————
提问:为什么资本家可以利用免费绞杀散户,不怕赔钱?我们如何对付它?
答案其实很简单,资本家不像你一样,就那么点钱和那么单一的爱好,只在一个领域下苦功夫。它们掌握了从上游到下游的整个产业链,因此,他们可以用其他部位的收入来养和你竞争的领域,而他们花的钱,也完全可以靠其他上下游赚回来。而你不行,这个领域赔了,你就完蛋了。
如果你不幸和我一样见多识广,也许你会听说过光伏这个概念,其实说白了就是太阳能发电。但是你知道么,太阳能发电好歹也是高科技,在向政府竞标时候报出了白菜价,起码比受猪流感影响的猪肉还低,要不是政府看不过去抬了抬价格,价格简直都说不出口。这不过又是资本操作的另一个体现,一个链条赔钱,其他配套行业挣回来,同时圈下更大的市场。所以,它们永远不怕赔钱,有赔有挣,这叫对冲。
如何对付它?很好办,加入它并成为链条共同体的一个成员。不然,还有一个更为艰巨的方法,说服国家在你这个领域发放准入牌照,明令禁止恶性竞争。当然,你也得拿到一个牌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