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无线泛舟–陆征的博客

移动互联网从业者,移动终端钻研者,行业观察者与实践者。欢迎同行邮件交流:luoluorain#sohu.com

李开复

从“豌豆夹”看创新工场的移动互联网判断

作者:陆征

  本文为个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链接及作者,谢谢。

豌豆夹是创新工场第一个show给大家看的移动互联网项目,从这个领域的选题中,可以看出其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一些判断,这些判断,有些在开复老师的微博中已经透露过了,一些应该还没有说过,整理如下:

1,看好开放的android平台

android的开放性,决定了不会有如同symbian和iphone软件的很多门槛限制,而今年发货量猛增,各芯片商、厂商积极响应,未来两年有可能迎来井喷式发展,诞生更多的android街机。因此,将应用部署在android平台上,应该是基于对其未来前景的看多。

2,看好WiFi Hub Based Apps

“WiFi Hub Based Apps”是移动2.0论坛的王利杰先生提出来的概念,我这里只是进一步引用。引用其原话,“iPad/iPhone/iPod touch应用通过WiFi路由器做为Hub来与其他终端进行协作,这类应用形成了一个很特别的种类,我们姑且称之为WiFi Hub Based Apps”。我把他这个概念放大一下,放大到了数据线协作也算。

移动互联网终端与网络的发展不均衡,是很多人都下了判断的。移动终端性能已经达到了新世纪PC终端的运算水平,而中国3G网络的稳定性和用户接纳度上,都无法和基于传统网络之上的Wifi环境相比。因此,“睿智”的用户必然会将一些富媒体应用,利用PC和传统网络进行管理。

满足用户的迫切需求,远远比创造当前环境下理想化的应用场景,更符合其创业型项目的实际需要。

3,看好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终端多样性

豌豆夹不仅仅支持手机,还对PSP、NDS等这样的移动终端进行了支持。考虑到泛移动设备的用户占用率和用户使用频率,对其从最开始就保持持续的支持,显然可以吸纳到更广泛的用户群。

而未来移动环境下的用户行为,应该也不会仅限于单一的手机设备。这一点,应该也是很多移动产品应该特别注意的。

4,抓住移动互联网存在的360空白

此360不是特指安全,而是更偏向一站式终端管理服务。360安全卫士,其实也是一个以安全为概念的全程PC管理工具。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这种管理软件做得好的不多,之前唯一值得一提的是91手机助手。而对比创新工场和91的产品实力,显然创新工场有信心战而胜之,从用户对产品的反馈来说,也初步达到了这个效果。

而且,在这个领域,其他互联网大佬,例如腾讯、百度等等,也没有太大的优势,因此即使进入,也是可以一战的局面。这个管理工具的盈利模式相对也比较清晰,作为平台占领用户,对后续进入的内容进行推介和分销,模式是现成的,既可以做后向,也可以在时机成熟后,做前向收费。

5,平台抢滩,陆续登陆

第五条是猜想,任何一个领域进入,都是最难的,要选好立足点。而立足点支撑好了,当然要考虑扩大影响力。这些,豌豆夹都具备。占领用户,以后自有应用推出,自然可以顺着这个豆荚,进入到各个用户的移动设备里面。看看这个应用的图标(一个很多籽的打开的豌豆),也应该暗示了下一步的思路了。

 

综合以上几点分析,对创新工场团队的整体判断力,一个字:赞。目前谈论成败,还为时尚早,但是考虑到其队伍表现出来的判断力和进取心,还是可以表示严重支持。

除了浏览器之争,最近移动互联网领域实在是话题太过单调了,因此关注创新工场的项目创新,实在是一个蛮有乐趣的事情。

太多人说我写的东西太长了,这次就写个短的。后面,没有文字了。

Tags: , , , ,

星期日, 07月 11th, 2010 行业观察 没有评论

开复先生不是天使,创新工场不是天堂

作者:陆征

本文为个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链接及作者,谢谢。

抱歉采用这个耸人的标题开始,因为当编辑那会儿就被教育,标题一定要吸引人,习惯了。虽然用两个否定的“不是”来开题,但是却并不想否定开复先生创新工场的意义。

再大的光环之下,也不过是现实的商业目的;再华丽的包装,也是为了推销自己的生意。创新工场,能拿了别人的钱,还是名人们的钱,说白了,是要用有说服力的模式和未来业绩预期来说话的。

为了让我对创新工场的理解更深刻,没急着抢着评论这个新生事物,而是好好的订阅了开复先生的微博,看看他在说些什么。

我不认为开复先生办这个生意有多么所谓的崇高,谈论孵化人才,这是堂皇的说法;但是作为一个生意,不得不说,无论切入点和对自我优势的把握,创新工场都是绝佳的。

那就先从一条开复先生的微博开始:“创新工场Update: 很多人以前跟我说,中国人只重视薪水,不看重股票。但是从我们接触的这些优秀求职者,发现至少在创新工场,申请者根本不在乎降薪。”

如果你年岁不小了,你当然不会天真的认为一个人,没有李嘉诚一样的老爸,可以真正的不在乎薪水。降薪的目的,无非是用损失的那部分现实利益,一为自己个人品牌增加溢价系数(开复的弟子),二为可能的未来超额回报做投资(剥离独立上市,成为元老)。开复先生显然很明白自己的价值,从最开始创造开复学生网,他就在有意的为自己未来布局,而通过给高校学生写信等运作,成功的塑造了导师的形象。这种形象,现在成功兑现,让他成为一个可以以超值价格吸纳优秀行业人才的领袖人物。

如果你恰好创业过,或者在一些创业型的小公司待过,你就会明白创业公司最大的难题,不是钱,而是如何吸纳到足以支撑起增长的优秀人才。创业是有风险的,跟着创业公司混,风险更大。不仅现实待遇可能不高,而且收入和个人品牌都属于高危结构,一旦创业公司完蛋,自己的直接和间接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创业公司要不是哥们,要不是亲戚上阵,否则前期难招人,中期难留人。前期核心如果走的太早,项目立刻危机冲冲,摇摇欲坠。

创新工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它是出来大吃三方的第三方公司。一方面,它给人才们以品牌提升(第二次说:开复弟子),充沛的资金和无风险轨道切换机制(项目失败,大家可以干下一个),让行业人才可以安心并且努力的干活,解决了人才匮乏的问题;另一方面,它可以提供给创业者比一般VC更多的支持,不像其他VC只派高管挟制创始人,而是雪中送炭的奉上一般招募不来的优秀人才;最后,还可以让那些有志于投资互联网行业,却又不喜欢丧失太多控制权的老总们,更放心的把钱交到开复这个职业经理人手中打理。

如果你关注国内资本市场,你就会知道,不是中国人不如外国人有钱,而是那些第一代老板们,不放心把钱以国外VC运作方式交出去。而这笔资金总量,远远不止创新工场宣传的8个亿那么简单。随便拉出10个煤老板,就不止8个亿那么简单。这笔钱的力量,一点不比其他投行能量小。解决了疑虑,携这样的雄厚资本,深度介入投资市场,等于给国内投行进行了一次大洗牌,换了一个新玩法。这会迫使其他VC不得不跟进,也开始重视中层管理者的培养。否则,可能意味着以后最好的项目,会被开复先生抢走。这样,就进入了开复先生喜欢的步伐,放眼国内,还有几个可以有开复先生这样吸引优秀人才的导师级人物呢?

因此,开复先生现在的兴奋,不肯入睡,显然是非常有道理的。如果我是他,我也怕会为我一举三得的大手笔而激动的只争朝夕。所以,如我题目所说,人世间,职场上,本来无所谓天使与天堂,无非是生意和经营模式创新而已。当然,创新工场,如其名称,是名副其实的创新之举,只要自己不犯错误,未来只有小成就和大成就两个区别。

最后,作为同样处在第三方公司的从业者,祝福一下它吧。

Tags: , , , , ,

星期五, 09月 18th, 2009 行业观察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