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无线泛舟–陆征的博客

移动互联网从业者,移动终端钻研者,行业观察者与实践者。欢迎同行邮件交流:luoluorain#sohu.com

SP

自消费:SP天才想法精神永存

作者:陆征

本文为个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链接及作者,谢谢。


自消费,这个词,大概没做过SP的人,不了解;而就算做过SP的人,也不是全了解。而其具体如何操作的,了解的人就更少之又少。百度有个“自消费卡”的百科知识,建议想了解背景的人去看一下。然后顺便通知百度一下,我帮它做了宣传,请付公关费若干。

全面解释自消费,的确大费口舌。因此我复杂的不讲,红白卡的区别也不讲,只从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部分讲一下。

简单说,就是移动公司在全国范围做促销,跟其他卖东西的一样都会搞活动。因此有的时候,100块钱花费只卖50,5折。通常这种促销都是好的,因为不管你怎么占了便宜,你最后还是给移动公司付了钱,而且你买了我移动的卡,我自然有机会赚你以后更多的钱。

但是,这时,天才的SP们发现了机会。在当年的时候,移动跟SP的分账,还是很高的,2:8下帐也是有的。就是说,你SP给我挣了100块,好,我给你80。这时候,你明白了么?

如果我花50块钱,去买了100块的卡,然后将这100块钱,全部应用于我自己的业务,那么我就产生了100元的收入,这时候,移动只拿走20,给我80(少量坏账,暂忽略)。你如果学过小学数学,就知道80-50=30。也就是说,简单的流动之后,就生生从移动公司那里挣了30块!

那么,你说我消费100张100面值的卡挣多少?1000呢?10000呢?

好处不仅如此。自消费不仅挣钱,还有助于业务知名度。你想啊,我如果用自消费的方法,全部用于我的彩铃业务,那么我的彩铃一个月下载量将会多么可观?下载量高了,排名也就高了,用户看到的机会也就高了,正常的收入也就高了。看到没,一举双得。

后来,移动规范了,先是打击,然后5:5分账,现在是还要给其他渠道分。这个操作手法,就基本面临寿终正寝了。

本以为,这种天才的思路就此湮没于历史。但是看到第一季度的一些财政数字,才感叹中华代有英才出,SP人了不得,在更大的岗位上,寻找到了更为厉害的自消费渠道。

首先是,第一季度,信贷(就是银行发给企业的贷款)高涨,迅速完成了全年任务的90%;然后是,股市拉出多个阶段性高位,房地产迎来了一个小阳春。两者之间,你可看出关联了么?

其实,关联就是,天才的自消费。

首先说房地产,玩法很简单,但是准备工作不好做。你要是一个十足牛的企业,最好是资源相关的,才能拿到贷款,钱是关键,没这个,你就没资格玩。解决了这个,看下一步。

下一步就是,你要认识一些比较好的房地产商。当然了,去年那么惨烈的状况下,房地产商还是比较好认识的。然后,先让他们配合你,降价。当然,最好的是不明价,而是打折。关键是,不能损害地产的价值,这个理由后面具体说。

那么好,开始举例:假设一套房子标价120w元,A是贷款金主,准备拿1000w做庄。这样A就有话语权了,要求房地产商降价!房地产商面不红心不跳,说哥们好商量。这样,你先多准备200w,咱房子还是按照120w卖,但是别着急,卖出一套,我返你20w,我怎么运作你别管。A一想,这就便宜了20w啊,反正你也不敢骗我,何况,你还告诉我这样做的好处了,没理由不配合你。于是,1200w,顺利成为了房地产商的销售额,200w返点,迅速回到A的腰包里面。

这时候A应该干嘛?装修出租?估计你是小学没学好。你认为租金能比贷款利率高么?就算真高,本金谁还?别忘了,A这1200w,就算还给A200w,也还是借的!

这个时候,不公开降价的好处就出来了。房子价格还是官准立案的120w一套。A本身在银行人品就不错,难道不能拿这10套房子,再抵押出1200w来?当然能了,房子可是优质资产啊。这样,房子进入银行抵押范围,1200w到手。如果这时候不小心房子又涨价了,可能最终到手是1300w。这个时候,马上用1100w左右,还掉最开始的1000w贷款。剩下的100-200w,就是A的净收入。然后,想干点什么就随便A了。什么,你说还欠银行1300w呢,债越来越多了?还不起钱怎么办?把房子给银行呗!

于是乎,你看到了,作为炒房的一份子,A充分利用信贷资质,实现了10-20%的运作收益。而房地产商,顺利的高价卖了房,回了款。A挣钱,房地产的兄弟们也挣钱,谁赔钱了?恩,这下你终于知道问这个有质量的问题了,答案,银行呗。更关键的,因为冲排名做的好,部分小傻鱼也急着原价买了房子,成功实现了一举两得。

以上,只是这种操作的最简单思路,里面没有出现杠杆操作,身份作假,重复抵押等更为高级的操作。你这么做,只要做得踏踏实实稳稳的,不仅赚钱,还合法合理。

而更为高级的思路,更适合在股市里面合法进行。联合几个庄家,大家一起砸高一个股票,然后请几个股评家吹嘘一下,号召广大的散户跟风入市。举例,庄家进入5000w(如果用10的杠杆,可能只需要500w),散户也跟进5000w,不断对冲做到高位,然后迅速高位做空,让股票一下子跌破谷底。1个亿流进去,再溜出来的时候,除了一些给证卷公司做保护费,其余的至少8000w,是大庄家们的。5000w做到8000w,60%的收益率,高风险果然高收益哦。至于那些5000w变成了2000w甚至不到的散户们,由于人数太多,概不做任何直接报道。

当然,现实中5000w做不成什么大局,以上只是用来举例,怕您被真实的炒作数字吓破了胆。

就这样,挣钱了,房地产商挣钱了,证卷公司挣钱了。谁被套了?第一是你,第二还是你,第三个名义上是银行(高价买了低价货),但是给银行存钱的,仍然是你。银行不能倒闭,怎么办?多印钞票。多印钞票会怎么样?通货膨胀。你挣2000块,明天就只能当1500块花了。

那么,现在回到第一季度的财政数字上,你看出来信贷大量释放和房市股市的关系了没有?没错,这就是伟大的自消费的黄金操作手法的结果。

股市,你可以不玩;房子,你却不能不买。因为媒体专家说,这叫刚需。因为是刚需,专家们号召,所有女孩,你男朋友不给你买房子,就要勇敢的拒绝跟他结婚。要不分手,要不房奴,你挑吧!

可是你却不知道,这看似卖的如火如荼的房子,只是几个大户炒作的筹码。你存银行我也挣你钱,你拿出来买房我更挣你钱!

我今天,就是为了介绍自消费的,这个伟大的发明,我认为有必要让每个有志青年们都理解一下。也让大家都知道,作为中国人,仅仅做好眼前的事情,是不够滴。因为你很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为啥钱越来越不够花,不知道为啥会莫名其妙的号称白领,其实是房奴或准房奴。

因此,其实那些做了收入限制的保障性住房,其实是给大家这种新贫民准备的。国家既然发力做建设,我们就要相应中央号召,让它进一步放开限制,让真正的穷人们都买上房子。咱们老实人,胆小不炒股,基金这种同样风险却更低回报的东西自然也不敢碰;因此,跟那些把房子当股票炒的人,咱们也没必要凑热闹不是。

更多的,我也就回答不了您了。更深入的问题,请关注一个非著名学者的博客,哪里可能有您要的答案:

http://shihb.blog.sohu.com/

———————-分割线———————————

提问:房价会如何走势,还会涨么?什么时候买房最“合适”?

回答:房价一定会涨,不涨于理不合。不管钱从何出来,只要有人买,房地产商就赚钱。赚钱好卖,自然可以涨,反正定价权在房地产商手里。而且,涨价如上文所说,符合所有投资人利益,当然要涨。

至于说到何时买房最合适。我是这么和我为数不多的几个有开奥迪买gucci、prada实力的朋友说的。看着合适,手头富裕,你就买呗。反正你买了高价房,也没准备做投资就准备自己享受的。高价的东西,你也没少买,还缺一个房子么?

那么,剩下那些准备掏空两边家长所有积蓄,加上自己两人所有积蓄,以及未来收入的很大部分的人们,我真不知道什么样的答案,比较“合适”来回答你。

Tags: , , , ,

星期一, 05月 25th, 2009 行业观察 没有评论

行业原罪的背负者:向SP人致敬

作者:陆征

本文为个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链接及作者,谢谢。

这个话题想写,由来已久。这个话题一直不太敢下笔,是因为不知道写出来会有多么沉重。而且很多人从各个角度谈过了,老生常谈,不知能否谈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今天要谈的SP人,不是SP行业的大佬,而是在大佬手下,努力干活养家糊口的一批人,一大批人。

进入互联网行业以来,虽然真正亲自操作sp业务的时间很短,但是坦白讲,既然个人所在公司经营sp业务,个人从公司获取的收益,当然也或多或少,受益于sp的贡献。

我一直在说,中国的无线互联网是个政策市,其实,这一点是理解所有行业逻辑的根本。从再大环境一点来说,自从邓爷爷号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先行闯关,30年的发展之后,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把政策和上层建筑的发展速度抛在了后面。这种经济与上层建筑的倒挂,不仅仅出现在无线互联网行业,也出现在各行各业。

由于这种倒挂,政策与实际情况的不匹配,必然诞生了一个大范围的空心层,而先行者们,自然会利用这个空心层,利用政策管理落后的现状,来牟取超乎人们想象的利润。SP行业,大抵也符合这个规律。

但是,大概也没有哪个行业,会受到媒体如此的关注,会因为这种操作而名声拖累到如此地步。315曝光,行业整顿,SP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当SP人因为搜刮了每个人一块两块而抬不起头的时候,房地产这个让无数人陷入长达几十年负债的奴隶生涯的行业,却产生了无比灿烂的光环效应,成为了媒体中的明星,让无数国家级的专家学者都嚷嚷着救助他们。

你能平衡么?我反正不能。看看所谓高薪的一批SP人,现在不也很多人成了高额房价的牺牲品么?都说不能五十步笑百步,但是五十步的人被鄙视了,百步的人却成为了明星,是什么道理呢?

而且行业内所有人都不可否认一点,是SP人真正成就了中国互联网行业,是真正意义的互联网“民族企业”救世主。没有sp,在没有网络游戏的时代,中国互联网必然被外资企业全线攻陷。

在以前公司工作期间,一位做sp的同事(众所周知的原因,不方便透露姓名)就曾经很诚恳的对我们部门(我们是做无线客户端的,面向未来发展的)说,你们就好好做内容做发展做未来,挣钱的事情我来搞定。

话虽然简单平凡,但是其中滋味,大概也只有行业内的人能够完全领会。这种贡献,带来了整体的发展,但是牺牲,有多少人能够看到呢?

当年也曾经短暂的参与过一些SP的推广工作,但是终于选择还是离开这个领域。原因并非我伟大到每日夜里饱受良心谴责,而是我因为私人发展的考虑,发现做SP太习惯简单的操作,实在是学不到任何可持续的技术。不怪个人不好学,而是所有SP人都知道,找漏洞才是关键,挣用户的钱的关键,不在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逻辑奇怪吧?但是的确如此。

难怪上方论坛里面的一位做SP公司BD的朋友感叹:现在终于知道为啥SP的BD工作不好做了,我们一直在干坏事,能好做的了么!

但是做坏事,好处又有多少呢?前面已经说了,即使多收了三五斗的人,也要为自己的房子债务买单。而且因为一直以来从事简单劳动,知识结构已经断层。在我所在的一个产品经理群当中,很多互联网公司招聘产品经理的时候,已经开始加注:一直做SP项目的产品人员除外。

一群为互联网行业做了贡献的人,正在面临被互联网抛弃的现实。而从05年以来的整治开始,行业漏洞越来越少,盈利空间越来越小,时至今日,很多没有离开sp的朋友们,和刚刚进入sp的朋友们,每天面临行业可能不复存在的风险,不仅可能失业,而且可能失去谋生手段的困境。

不可否认,这里面,有sp人自己的贪婪作祟,但是作为打工者,有谁不想多挣一些呢?我们也许更应该反思,如最开始所提到的,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这个行业的畸形发展,到最后,又应该是谁应该为这群结构性失业的人群负责?

与一个sp的朋友聊天,谈到有些sp人已经离开了,现在开着小的宠物店,过得还不错。但是也还有一些人,仍然在有今天不知道明天的经营着sp最后一点“暴利”。

面对sp朋友,我想说,尽早发展自己的其他技能,接受可能面对的经济断层可能性,让船整个被风暴摧毁的时候,自己还有上路行走的能力。

而面对整个行业,可能更希望的是,有所改变。或者是,打破垄断资源,实现完全的竞争,让所有的行业参与者用明规则而不是潜规则说话。当然,这个想法有点幼稚,现阶段不存在太大的可能性,大环境并非一个行业所能改变。

那么,较为现实一点的,是让垄断者负担起垄断的责任,不要把利润留给自己,把难题留给市场。在眼前的政策结构之上,任何放任都只会让新的空心层出现,放任资本的贪婪,并造成所有参与这个行业的人的阵痛。

想当年,看到父母一代,因为国企破产的风潮而结构性失业,心中惶惶然;今天,也目睹着身边的行业,时时刻刻有可能因为行业的规范清盘而让一大批人走向未知(其实现在已经是进行时态)。真切的希望,这群未知的人,不要继续跳跃到下一个空心暴利行业,为了自己的良心计,为了自己的长期发展计,回归良性的产业。当然,前提是,良性的行业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今天,写下此文,向所有SP人致敬,不仅仅因为他们客观上为整个行业做出了贡献,不仅仅因为多数的人还具有未泯的良心,更因为他们是从属于更大的力量之下的最后牺牲者。与股市崩盘一样,最后接盘的人,用自己的努力,为更大的发展买单。还更因为,当其他行业的从业者,因为面临这种僵局,而饱受社会同情的时候,只有SP人,还要承受社会舆论的唾弃和“活该”的评价。

祝所有SP人,都能找到稳定的未来,让你们身后的家人、孩子,都可以有一片更好的蓝天。

Tags: , , , ,

星期六, 04月 25th, 2009 行业观察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