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无线泛舟–陆征的博客

移动互联网从业者,移动终端钻研者,行业观察者与实践者。欢迎同行邮件交流:luoluorain#sohu.com

Symbian

android,仅仅是个开始

作者:陆征

本文为个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链接及作者,谢谢。

最近一段没有写东西,一是的确最近比较忙,每到年底,忙一些总好过不忙;二是总是听这位朋友那位朋友说在看你写的东西,又推荐给谁看你的东西,等等之类,难免在小小的虚荣心之后,平添几分压力。生怕写上什么太过肤浅的文章,污了别人的眼睛。

想来,最近风头正劲的android,也正在享受这种虚荣带来的压力。不仅仅国内媒体在关注,在美国著名的《商业周刊》里,也不乏评论员文章来评头论足一番。最近的一篇,说的是,android虽然现在的确很流行,但是却有不少隐忧,第一是衍生版本太多,恐怕未来统一不易;第二是每家都拿android来改成自己版本,未来统一的品牌标识怕也不保。

如果站在传统商业行为的立场之上,我会认为这些观点还算到位。毕竟,在中移动那里叫OMS,在国外verizon手下叫droid,谁知道下一个名号又是谁,又玩出什么样的诡异新外观。如果google真想靠android卖钱,怕是未来堪忧。

只是,站在互联网角度,商业人无疑是小看了google的胸怀和野心。android是个革命者,并且绝对是只求贡献,不求从中回报的。

在android之前,无论是windows mobile,还是symbian,无论如何声称自己是开放平台,都无法痛痛快快的拿自己的利益开刀。
symbian有symbian sign,windows mobile的版权费更是不低。这种思路就跟国内的高速公路一样诡异,公开叫高速公路,却为了自己挣钱拦了不少收费站。但是一旦收了费,挣了钱,再让它把钱交出去不要了,是很难的。有个固有名词,叫既得利益者。而公司内部的既得利益者,其实是一个群体,偏偏还是一个很强大的群体。这个群体,通常还有另一个称呼叫做:盈利部门。

盈利部门在公司通常是非常有话语权的,就好象所有销售都是挺爱装牛逼,并且不大遵守公司规矩的。内部改革,让盈利部门不盈利,让销售们不再挣钱,除非你运气极好,否则多数死的很惨。因此,无论是对微软也好,对诺基亚下的symbian也好,从内部发自内心的不收费是不可能的,除非是换个收费的花样。阻力,超出一般人想象。

而android的,就是那个不收钱的。因为作为后来者,最好的竞争方式,就是打破既有竞争规则。其实android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另一个最近的例子,无疑是360的周鸿祎先生的杀毒全免费,走的就是android完全一样的竞争路数。

我们再往国际国内寻找,会发现wordpress和discuz不仅思路近似,而且其操作模式比360杀毒更为彻底,更“android”。用这两个工具改造出来的网站与论坛数不胜数,并且除了底部有power by字样可以分辨其亲缘性外,几乎难以找到之间太多的共同之处。discuz不介意55bbs成为著名的吃喝玩乐论坛套现,wordpress也不介意不少著名的博主们自己挂广告挣钱。那么,又何必苦苦要求android突出自己的品牌,妨碍别人改头换面用来挣钱呢?

如果说wordpress和discuz还关心一些大客户的服务费来养活自己,财大气粗的google眼里怕是根本没看上这点服务费。google说自己是希望无线互联网借助android平台蓬勃发展,你必须要相信它是真心的。原因很简单,只有无线互联网蓬勃发展,它用来赚钱的生意才能做的更大。不管你是什么droid,强大的操作平台让每家手机厂商和运营商都憋足了力气,做自己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手机。等你上网了,还会不用google么?

这就像一潭平静的死水,突然扔进了一块儿砖头;又或者是两千多年前,陈胜吴广高喊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么振聋发聩。android就像一点星星之火,求的是最后那个燎原之势。等手机领域有了自己的免费的强大的操作系统,就好象linux之于PC平台,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才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成为一片肥沃的土壤。不完美,并不重要;因为,免费并且没有其他附加条件,更重要。虽然现在来看,windows和linux在PC上并没有分出高下,但是不可否认,正是linux的深度介入,才让windows一直保持永远对盗版的宽容。那么以linux核心改造而来的android,显然也足以影响移动市场的格局和发展。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猜测google下一步是自己做硬件卖手机的,显然也是犯了同样的方向性错误。只要仔细观察google的野心,原因不言自明。

作为一个移动互联网的从业者,显然是希望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对于android,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其眼前,而更应该关注因为它的出现,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推进作用。一切,仅仅是个开始。

Tags: , , , ,

星期四, 12月 17th, 2009 行业观察 没有评论

手机无线行业生态链系列观察(1)—操作系统的三国之争

作者:陆征

本文为个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链接及作者,谢谢。

人类社会走到今天,高度的社会分工,产品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可违背的趋势。无线行业,或者具体到手机无线行业,分工与上下游整合的趋势,也逐渐明朗化。

具体细分,大致可以按照依赖关系,分为:终端领域、操作系统领域、软件应用领域、网络运营商、用户。当然,贯穿其中还有广告、销售、服务等支持体系。

作为开题,我决定从操作系统领域开始说起。因为虽然先有鸡(终端)才会有蛋(操作系统等),但是引领产业规范化的,确是“蛋”而非“鸡”。

智能手机的出现,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它的上面承载了多少强大的应用,而在于定义一个标准化的规范,引入了手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并将规范化的思路向上下游传递。symbian的抢先入场,微软windows mobile的迅速跟进,加上基于linux的android的入场,一个以开放心态迎接上下游的操作系统格局逐渐成型。

东吴symbian

symbian虽然进入的早,并且得到了终端大佬的支持,但是却是底子最薄的系统。好像三国之中的东吴,得终端支持的地利,却仅足以偏安,尚无力角逐天下。

与windows和linux相比,标准化与面向友好,以及积累,是最弱的。从技术层面,稍微接触多一些的开发者都知道,symbian并没有真正实现多线程技术,更大规模的多线程应用支持存在瓶颈。除了这个最大的问题,还有一些其他的积累,是需要时间弥补的。但技术问题,却不是最大的问题,下面的问题才是真正的症结。

symbian标准虽然是nokia主导,但是却是几家终端厂商一起参与制定。由于前些年各家各怀鬼胎,不肯以完全开放的心态对待它,很长一段时间内,symbian都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先不说索爱的UIQ和nokia的Symbian OS存在着不兼容性,Symbian自己就有S40 S60 S90多个大版本,大版本又分成多个小版本,例如S60就有V2与V3的区别。标准的多样性,造成开发者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进行开发与移植工作。

虽然2007年nokia下定决心100%控股symbian,改变这种格局,但是从目前来看,整合工作还需要很多的时间。而且nokia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抢夺多层面用户,必然要保留S40和S60至少两个系列,这也必然会分散symbian的精力。所以,虽然看似symbian竞争力随着收购变强,但是与nokia父与子的关系,还是制约了它作为操作系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一点,几乎是致命的。

最后一个弱势,是伙伴生态系统的力量。Windows和linux后面,特别是windows后面,有着海量应用的积累,只不过受限于终端硬件的暂时性瓶颈,还没有办法完全敞开进入的大门。但是windows 7的发布,已经让人们看到,大门即将打开。当大门打开,完全不用从新开发的既有应用大规模冲入手机领域,携应用以蛊惑用户,再用用户冲向霸主地位,symbian是否能跟上脚步呢?微软一直耐心的培养着这种生态系统,它足够让symbian寝食难安了。

因此,如果symbian仍然这么下去,那么也许过不了几年,它连像windows一样被大量普通用户知道的场景不仅不会出现,就已然自然死亡。

西蜀android

android,基于开源的linux系统,是软件开发者心中圣洁的象征。就好比三国的西蜀,得开发者的人和。

但是android的问题,也继承了linux的不足。它从来不把普通用户放在眼里,甚至不是技术发烧友,你玩它也有不少的痛苦。不过,毕竟它多年的积累在,而且免费的特质,必然是不可忽视的独特优势,让所有人都会觉得有必要,有它的存在与发展。特别它的联盟参与者多的让人足够担心,这个看似统一的linux联盟,也可能因为一个微小的“分赃不均”,解体成为了各个小诸侯。例如中国移动,就已经在琢磨它的ophone标准了。

北魏windows mobile

windows,无论你怎样的憎恶微软这个垄断霸主,你都无法否认它仍然需要仰视的光芒。友好的用户面向,友好的开发环境,庞大的应用群和开发者。再加上它始终由一个主导力量驾驭,丝毫不分心的深耕操作系统领域而从不试图侵扰上下游的姿态,使得它绝对可以和携天子以令诸侯的北魏相提并论。

所以,虽然它的mobile版本占有率仍然远远落后于symbian,却仅仅是因为受制于硬件的限制。一旦硬件得以解放,这条大虫足以让所有人颤抖。(具体为什么会在随后系列文章中论述)

有人会问,为什么只有symbian android和windows三家提到,为什么苹果、blackberry被扔掉?理由很简单,这些都不是开放的操作系统,它们从来没有想要真正的开放,也从来没有想到要照顾上下游的利益。

它们足以割据一个小众市场,凭借一时的特点风骚一段,但终会因为可持续性的不足,逐渐淡出主流。苹果电脑之于普通PC,就是未来它们的写照。当然,也许苹果的乔布斯之后,它会突然转为开放的理念来做,但是,那还真的是苹果么?

因此,这些自娱自乐的系统,加上目前的只支持j2me而且还支持的乱七八糟的feature phone们,也不过有几年的寿命而已。寿命的长短,完全要看硬件发展的速度,留给他们几年。

总结操作系统这个话题,其实已经很明确,从我给三个系统的对应上,你就可以知道我看好windows的未来。当然,我也相信,它如同PC时代一样一统操作系统天下的机会,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它在手机上未来的对手,还没有真正出现。

下一次,接着讨论操作系统的上游,终端厂商。

Tags: , , , , , , ,

星期日, 04月 19th, 2009 行业观察 2条评论